我却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。变故发生在程野离开前一周。文学社组织了一场读书会,
我硬拉着不情愿的程野参加。讨论《包法利夫人》时,
社长深情地分析着女主角对爱情的追求,
程野却突然插话:"她不过是个沉溺幻想的自私女人,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还要拖累别人。
"全场寂静。我尴尬地看着程野,
他却不以为然地继续:"文学作品总是美化这种不切实际的浪漫,但现实需要理性和责任。
"回宿舍的路上,我们爆发了第一次争吵。"你不能那样批评别人的观点!"我气愤地说。
"文学社那些人活在梦里,"程野冷笑,"整天谈什么诗和远方,
却连明天的课业都完成不了。"我停下脚步:"那我呢?我也是文学系的,
在你眼里也是'活在梦里'吗?"程野愣住了,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问。那一刻,
我清楚地看到了我们之间的鸿沟——他相信可测量的现实,
而我珍视那些无法量化的情感与想象。4 沉默的鸿沟读书会事件过去三天了,
程野和我之间仍然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。他照常发信息约我去图书馆,我也如常赴约,
但我们之间那种轻松的默契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的客套。"《建筑结构力学》?
"我拿起程野放在桌上的书,试图打破沉默,"这么厚的书你看得下去?"程野摘下耳机,
目光落在我手中的书上:"比《追忆似水年华》实在多了,至少能用来盖房子。
"他的话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我心里。我放下书,假装整理书包来掩饰自己的不适。
程野似乎意识到说错话了,伸手想拉我,却在半空中停住。"小满,那天的事...我道歉。
"他声音低沉,"我不是有意贬低你喜欢的东西。"我抬头看他,发现他眉头紧锁,
眼睛里闪烁着我读不懂的情绪。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——他可以为我道歉,
却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那些"不实用"的文学对我如此重要。"没关系。"我勉强笑了笑,
"我们本来就不必喜欢同样的东西。"程野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他看了眼屏幕...